316日所發表的文章當中,我曾提出過一個構想,

希望未來系上能在「人文與社會關懷」這個大目標之下,

藉由課程訓練與實務作品的產出,

應努力培養學生三種未來媒體人極需要的宏觀視野或胸襟:

(1)珍惜文化傳承,(2)重視媒體教育功能,(3)關懷社會與弱勢。

為何系上要強調這幾種視野的訓練?

這對學生、系上、學校及社會又有什麼好處?

 

所謂視野指的是一個人視線所能及的範圍

在英文字裡,視野prospect除了有view of wide area的意思外,

也代表著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期望或成功的機會。

換言之,一個人的視野很可能攸關到他將來的成就。

俗語常說,高度決定視野,

當你攀上101大樓頂端,大台北地區的景象便能一覽無遺,

但如果你只站在平地,舉目所見唯有近在咫尺的風景。

除了高度,格局也能決定一個人的視野,

當你處在空曠的原野上,無拘無束,視野將會非常遼闊,

但如果身處狹小的密閉空間,你只能看見斗室內的事物。

所以假如我們能讓學生在求學的階段裡,

培養出更寬廣的視野來面對未來人生,

那無形中也就能提升他們的高度,拓展他們的格局。

高度有了,格局有了,我們的學生日後進入媒體工作,

必定是一群有宏觀視野的媒體人,

如果將來有更多媒體人能看得廣,想得遠,

那就會有更多媒體想扮演好社會公器的角色,

最終整個社會將因此而受惠。

所以追根究底,如果整個社會期望見到更好的媒體環境,

我們就必須幫這個社會培育出更多好的媒體工作者,

而要孕育出好的媒體工作者,

學校在訓練傳播科系學生時一定要培養他們宏觀的視野。

 

我想有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就讀時,

可能都還沒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念大學?

又為何來跑來世新念廣電?

也不知道自己念完大學以後想做什麼?能作什麼?

於是迷迷糊糊進了大學,也糊里糊塗就畢了業,

等到有一天回顧起大學歲月,才忽然驚覺過去是一片空白,

人生最精華的光陰大半就這樣在迷惘與虛度中流失。

之所以如此,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因這些學生在求學過程中,

缺少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方向來引導他們學習。

所以系上老師們未來應該更積基鼓勵學生們擁有宏觀視野,

進到世新廣電系讀書,目的就是成為一個有理想性,

有國際觀,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人,

懂得善用媒體來發揮教育功能,

懂得善用媒體來保存及傳承文化資產,

懂得善用媒體來關懷社會及弱勢團體。

而不是只想到追逐個人名利,老想著要成名、賺大錢。

如果我們不希望看到系上學生個個整天忙著翹課打工賺錢,

系上是不是應該在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就讀的時候,

就提供他們一個更宏觀的視野與人生觀呢!

 

謝旭洲 2011/3/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