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週一)陪美瑛主任列席100學年度的預算會議,
預先見習系所主任如何向學校進行單位年度預算的計畫說明。
針對系上所提報的預算,最後經校方核定的結果在四月底出爐了,
由於來自教育部卓越計畫的補助大幅縮減,
學校能支配的總預算金額相對變得拮据許多,
導致系上今年爭取到的年度預算不及原提報總額的半數。
在如此有限的預算下,系上想採購的器材非常多,很難面面俱到,
因此我們更需妥善分配運用這筆預算,確保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讓所購買的每項器材都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
不僅學生的需求性及共享度最高,而且也要讓每位系上的學生都有感覺,
感覺到系上真的有把他們繳交的學費用在他們身上。
原本系上打算購買一組高階數位攝影機,以及53套Final Cut Pro剪輯軟體,
根據現有的預算來判斷,我們根本無力購買一整組高階數位攝影機,
甚至連買一部高階數位攝影機(單機簡配)都還不夠,
如果我們決定先購買Final Cut Pro剪輯軟體,
那所剩的預算就更不足以購買高階數位攝影機了。
為了讓這筆預算發揮其最大教學效益,當今權宜之計是:
先購買Final Cut Pro剪輯軟體,
然後再運用剩下的預算改買一組中低階的數位攝影機。
這樣剪輯軟體買到了,攝影機也買到了,才是魚與熊掌兼得。
從最近我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也發現,
許多學生都反映系上剪輯設備與剪輯課程人數容量明顯不敷所需,
如果能趁這次器材購買的時機補強這個部份的不足,
應可明顯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
更何況在現今影音產製的過程中,後製階段對成品的影響更大,
就如上述這些學生反映的,他們非常希望系上能將剪輯課由選修改成必修,
若是如此,那剪輯軟體的採購就夠顯得必要了。
與其把所有預算用來購買一部很貴很炫的攝影機,
最後卻只能供少數人使用,
還不如拿它來購買剪輯軟體,照顧更多學生的學習權益。
而剩下的錢如果還能再買一組中低階的數位攝影機的話,
相信對於學生的攝影實務教學也同樣能發揮作用。
畢竟預算成長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外界器材更新變化的腳步,
我們無須拘泥於只想買最新潮最頂級的設備。
器材太貴重,學生在借用操作時反而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萬一不慎用壞了,這叫學生該怎麼賠償呢?
謝旭洲 2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