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19(週五)晚上到管院參加在職專班新生說明會,
與幾位碩專班新生首度見面,相互認識並長聊之後,
7/20(週六)下午再到學校舍我摟10樓參加北區新生迎新茶會,
向將近100位與會的新生表達歡迎之意,
同時勉勵他們來到世新之後,要比以前更認真學習,
為自己厚植專業能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尤其是優質的媒體人)。
望著台下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神,我內心在想:
30年後,這群年輕人會在哪裡呢?
他們會在哪裡高就?擔任何種職務?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我不知道。
就好像30年前(1981年),當時還是大一新生的我一樣,
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有一天會在大學擔任教職。
回顧漫長的過去,分析現況成因,我之所以能進入大學教書,
機會絕不是憑空而降,也非仰賴人脈、幸運或偶然,
而是靠著自己一步一腳印,用心規劃與苦讀,以恆心毅力換取而來。
此刻我也想對所有的新生說,
不管你的出身背景為何,也不管你過去的表現能力如何,
你的未來,仍然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你將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看你大學四年怎麼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
看你想讓自己培養出哪些的專業能力。
你所擁有的專業能力越多元,將來適合發展的路也會越寬廣。
還記得幾年前的暑假,一位剛升上大四的學生來我辦公室晤談,
與其說是晤談,不如說是懺悔告解吧,
因為她說自己非常後悔過去三年未能腳踏實地的學習專業技能,
投機取巧的結果讓她除了還能寫點劇本之外,什麼都不會,
她坦承自己不懂攝影,不懂剪輯,不懂棚內操作,也不懂企劃,
想到再過一年就要進入職場,這她感到很惶恐。
我雖然對這位學生的自白感到訝異,對她的未來卻不感到擔心,
因為她已經有了自覺。
當學生自覺所學不足,就能開始做一切努力來彌補過去所欠缺的。
所以我今天想跟今年所有的新生說,
如果30年後你想擁有一個理想的工作及生活型態,
就請你好好規劃你的未來,例如你想培養自己擁有哪些專業能力,
想要從事哪些工作,想好之後再透過選課計劃來一步一步來落實你的理想。
就像我想在大學裡教書研究,我就必須培養出不錯的外語與溝通表達能力,
思辯與批判能力,還有傳播相關學理與研究能力,
於是我在大學畢業之後先考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接受相關的能力訓練,
退伍後再到美國普渡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完成碩、博士學位,
最後得以進入世新廣電系任教。
每個進到世新廣電系(所)就讀的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很多元,
有的在大學裡當助教、教書做研究,有的在國高中教書,有的當起公務員,
有的在電台或電視台從事不同職務的實務工作,有的自行開設工作室接案子,
有的拍電影、拍廣告短片、寫劇本、當導演、演藝人員、主持人、配音員、
電視新聞記者、攝影記者、在網路公司當企劃、在社福機構上班等等。
想想自己如果要在30年後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從事何種工作,
就一定要在年輕時先檢視一下自己擁有哪些核心能力。
你的能力越多元越高強,你所具備的社會競爭力就會越高,
將來找到好工作,領到好薪水的機會也相對較大。
所以從大一開始,每位新生就可以展開自己的生涯及學習規劃,
在校的層級,我們希望學生能發展出以下幾種能力:
(1)文字論述及口語表達能力(含中文、英日文等),
(2)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含軟體應用及設計),
(3)思辨及批判能力,
(4)自我管理能力
在院的層級,我們希望學生能發展出以下幾種能力:
(1)數位匯流能力,
(2)創意發想能力,
(3)跨領域整合能力,
(4)溝通表達能力(與校級訓練目標相同)
(5)批判反思能力(與校級訓練目標相同)
在系的層級,我們希望學生能發展以下幾種能力:
(1)專業企編能力,
(2)影音內容製作能力,
(3)廣電管理與行銷能力,
(4)廣電學理應用與研究能力,
(5)美學實踐能力(含展演能力)
當然,沒有人是全能的,是全方位的,
我們只希望學生們能為自己設定目標,從系上或外系,透過選課及自學,
一步步落實所訂下的計劃,努力讓自己擁有更多專業能力。
30年後,你人會在哪裡?
此刻的你,或許還沒有答案,
但只要自己有方向,肯努力,答案很快就會浮現。
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謝旭洲 2011/8/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