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的新生鍛造營第一梯次的活動(8/27-29)在風雨中順利結束,
而第二梯次的活動(8/31-9/2)則從今天開始進行。
這項已經連續辦了七年的校內年度盛事,
最初的宗旨是希望讓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涯有個精彩的開始,
也期待每位參與的學員從此能發現人生目標,努力追求卓越。
藉由三天兩夜的精采課程及活動安排,
相信每位來的新生內心的熱情與學習動力都會被點燃,
也會滿心歡喜,對即將來臨的新學期充滿期待。
我仔細核對了一下兩個梯次學員的正式名單,
發現廣電系獲選參加本屆鍛造營活動的學生數總共50位(另備取7位),
其中,廣播一甲有14位,電視一甲12位,電視一乙13位,電影一甲11位。
在兩百多位新生當中,相信這50位報名、獲選且從頭至尾參加活動的同學
是比較積極的,也是對將來的大學生活充滿較多期待的。
他們比其他人更想預先知道大學生活的樣貌。
對於這次主動報名鍛造營的同學(不管有沒有獲選參加),我都給予高度肯定。
對於其它未參加鍛造營的同學們,我也想問:
你們準備好做個大學生了嗎?
這個年頭,當大學錄取率已經逼近百分百,人人都有大學念的時代,
還在談如何做個大學生,對許多人而言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不管你準不準備,都很容易就成為一個大學生。
只是,要當大學生不難,想當個不一樣的大學生就沒那麼簡單。
所謂不一樣的大學生,並不是只會特異獨行,標新立異,引人注目,
或是專門移風易俗,故意衝撞體制來引起爭議,藉機大出風頭的人,
而是值得社會大眾敬重(respect)且普遍能贏得他人敬重者。
這種敬重是世人普遍對知識分子特有的一種尊崇。
敬重他們對品德操守的自律甚嚴,敬重他們對社會萬物的關懷至深。
但隨著時代變遷,國民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以及大學之門廣開的結果,
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做為知識分子的專利已經逐漸褪去,
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在世人心目中的價值已經快速貶值流失。
三、四十年前,只要跟人提起你是大學生,哇,是大學生耶,
不管讀的是哪間學校,世人莫不刮目相看。
而今天呢?
究竟有多少大學生有信心能因這個身分而獲得世人欽羨尊重的眼神?
所以我才想藉由這篇文章期勉今年的大一新生,
要努力為自己做點事情,讓自己不一樣,
重新找回做為一個大學生的榮耀。
要做個不一樣的大學生,是需要有所準備,有所規劃與身體力行的。
首先,你必須要在學習的態度上有所準備,
以更開放的心胸來迎接浩瀚無垠的知識世界,虛心並積極的從事學習,
不要太早志得意滿,自以為是,瞧不起學歷或職務比你低的人。
其次,你必須在學習的方法上有所準備,
維持昔日認真、勤勞、守時、敬業的好習慣,
懂得時間管理,更有效率來完成作業或解決問題,
懂得運用學校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大的效益。
再者,你必須在人際互動的模式上有所準備,
以更正面思考的方式來面對所有的人事地物及難關,少抱怨,多讚揚,
樂觀面對世界,廣結善緣,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不要只做個活在自己世界,獨來獨往,不與人為伍的孤鳥。
最後,你必須在學習的目標上有所準備,
先了解自己為何要進大學唸書?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想想透過學習將來要為自己和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一旦你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都設定清楚了,
就運用自己的熱情與毅力來朝既定方向提前做好準備,
等到機會一來就能及時掌握。
為了讓更多世新廣電系的學生能成為好樣的大學生,
我打算針對今年的大一新生啟動一個逐夢計畫,
目的在協助學生確認未來目標,並擬訂計畫與逐步落實,
這個計劃是採自願性質,由希望參加的同學主動向我報名,
而我將在未來四年當中陪伴、督促並引導這些成員有系統進行學習,
希望這些學生在畢業時都能跟自己的目標距離更近了。
當然加入的成員可以隨時選擇退出,
但一旦決定加入,就必須努力讓自己達到以下的要求:
(1)歷年學業成績平均必須維持在班上前20%(或達80分以上),
(2)畢業前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或網路托福(IBT)77分,
(3)上課不能無故遲到或缺課,
(4)養成定期撰寫學習日誌的習慣,
(5)養成定期到圖書館借書的習慣,
(6)選課前跟老師討論選課計劃,
(7)畢業前至少讀完100本書,看100部電視節目,看100部電影,還有聽500首音樂及歌曲。
(8)定期向老師回報學習進度,
(9)其他有助於學習的建議。
我當然知道這些規定對任何大學生而言,都是非常嚴苛的,
而我之所以要提出這個計劃,目的是想確認兩件事:
在今年廣電系兩百多位新生當中,究竟有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
假如有人主動前來報名,又有多少人能夠持之以恆,堅持到最後。
我很想知道答案。
如果你認為自己有信心通過這些考驗,就來報名吧。
未來幾天我會耐心等待,
等待新生主動寫信來報名參加這項計畫,
未來四年我也會用心引導,
引導這群參加的學員一步一步追逐夢想,完成目標。
想參加的,就直接在這個地方或寫信到下列信箱告訴我喔:
hsuchou@cc.shu.edu.tw
謝旭洲 201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