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禮堂舉辦這個學期唯一的一次系週會,
這是我接任行政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對這麼多系上的同學,
全系近千名大一至大四的學生把大禮堂坐得滿滿的,
有學生向我反映找不到座位可坐,
也有學生說這是近幾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系週會,
出席的人數遠遠超乎我原本的預期,
雖然我知道很多學生都是為了點名而來,
但出席盛況已經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也把握這次機會跟全系同學說了一段話,
希望提醒同學在忙碌之餘,千萬別忘記進大學就讀的初衷,
究竟我們為何要進大學? 讀完四年大學之後會有何不同?
修這麼多課,讀這麼多書的目的是什麼?
我舉了一段南宋文天祥曾寫過的一段話來勉勵同學們,那就是:
「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雖然現代人已經不太讀聖賢書,甚至不太讀書了,
但這整句話就是在告訴後人,
讀書的目的是要學會待人做事的原則,那就是要做到仁至義盡。
就待人而言,要做到仁至。對人要宅心仁厚;心中有愛;關懷包容。
就做事而言,要做到義盡。要重然諾誠信;講義氣;有責任感。
無論學習待人或做事,說穿了都是為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於是我提醒學生,如果四年下來,
學校的課業及活動只讓你覺得越來越忙,那你一定要停下來想想:
你在學校所做所學的一切,有沒有讓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強了?
如果沒有,那一切的忙碌及努力就流於白費。
為了避免自己白忙一場,學生一定要不斷檢視學習的目標。
例如在校訂核心能力的部分,學生是否在幾個部分的能力有進步呢?
包括(1)自我管理能力,(2)思辨表達能力,(3)中文、英(日)文能力,(4)資訊處理能力等。
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有助於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有,在系訂核心能力的部分,
學生的企畫編導能力,影音製作能力,作品論述及表達能力,
美學實踐與展演能力,思辨批判與研究能力等是否有進步了呢?
假如學生讀書、上課、聽演講或參加各種活動時,
都能目標明確,朝著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努力,
四年的學習就不會淪為白忙一場的下場。
最後,我想問每位參加這次系週會的同學,
你參加這次系週會的目的及心態是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點名,那今天性平中心所安排的演講,
對你的知識學習恐怕沒有產生太多幫助。
如果你也沒專心聆聽主任的一席話與對大家的期許,
那今天的這兩個小時的系週會就白白浪費了。
我們一生又有多少這樣的兩個小時可以浪費呢?
我們可以忙碌,但千萬不要白忙一場,
任何一件事,只要決定要做,就盡全力做好它。
既然都來參加系週會了,就應該好好專心聽場演講!
如果這次沒做到這點,
那至少下次要改進吧!
謝旭洲 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