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一瞬眼四年時間很快就會過了,
通常許多學生要等到畢業前夕,才驚覺所學不多,白白虛耗掉許多光陰。
檢討箇中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這些學生欠缺一個完整的學習計畫,
從為什麼要進大學,進大學後要學什麼,如何學,學了之後如何應用,
完全沒有一個清楚的輪廓與方向。
因此,為了避免有更多大一新鮮人重蹈覆轍,
系上有必要在新生入學時就提供他們一個清楚的四年學習地圖,
協助他們四年的學習能夠做到前後連貫,而且目標明確。
所謂四年一貫,指的是每一年的學習都能循序漸進,而且前後能連貫銜接。
大一的訓練目標是通識教育,強化藝文史哲及科普知識的基礎訓練,
大二的訓練目標是基礎專業訓練,強調企畫、編劇等前置作業的能力。
大三的訓練目標是進階專業訓練,強調剪輯、製播等後製能力。
大四的訓練目標是與就業銜接,強調評論、管銷與法規政策制定能力。
如果學生能認清每一年訓練的目標,確實達成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
四年之後,每個廣電系的學生不僅具備廣電產業所需的實務操作技術,
同時也具備影音創作過程最欠缺的豐富內涵。
除了不同年級之間的連貫銜接外,四年一貫也包含相近課程之間的整合。
例如,某些理論課程,如大一的媒體識讀,大二的傳播理論,
大三的傳播與文化及廣電研究方法,以及大四的畢業論文等課程,
彼此的訓練目標應該設法予以統整,使學生的研究產能提升。
又例如某些實作的課程,如電視節目企劃、電視攝製實務、劇本寫作、
影音剪輯,甚至是校內實習等課程的訓練目標也要相互結合,
避免把時間重複浪費在相同的訓練上,提升學生實作的產能。
再者,除了課業學習之外,四年一貫也包含生活及社團經驗的傳承,
透過家族樹的制度,讓大三大四學長姐的豐富經驗傳承給學弟妹們,
不管是系學會活動的運作,畢展活動的規劃,甚至是啦啦隊競賽等,
都可以讓四個年級的學生互動更為密切,相處更為融洽。
如果系上能設法讓家族樹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轉化為認同系上的動力,
那歷年畢業的校友未來無形中必然成為系上力量的延伸。
謝旭洲 20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