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從1996年2月來到世新任教開始,就與廣播組的同學結下不解之緣,
還記得那一年負責的是改制學院後第三屆廣播組的初級電視製作課,
四個學分,可是每週卻要上六小時的課(含二小時實習),
雖然有點辛苦,但從未聽過學生向我抱怨過一絲不滿。
也因為跟這個班的同學互動機會很多,我幾乎能認出班上每位同學,
哪怕他們已經畢業多年,我至今還記得多數同學的姓名。
就是從那一年開始,廣播組的同學一直在我心中留存著良好的印象,
他們不僅能力強(長期都是世新錄取分數最高的班),學習態度佳,超團結,
而且積極參與系上事務,讓每個教過他們的老師感覺很有成就感。
也因此當年有許多老師都爭相搶著想教廣播組同學的課。
現在的廣播組同學仍然在各方面都很強,
例如在這次畢展的過程中,我看到許多大二廣播組的同學非常積極參與,
除了秋萍、牧潔、柏賢等人第一天就在現場排隊等著看開幕片外,
她們還在戶外廣播車現場熱心幫忙張羅一切。
當然,大四廣播組的同學畢業展演出更是亮眼,無論是主持現場、
或是主持廣播節目,廣播劇或實驗片成果,都表現得可圈可點。
只是我在這幾年與廣播組同學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
首先,現在廣播組同學對自身專業的自信已逐漸在流失當中,
其次,他們對學習廣播專業的熱情已不如往年那麼高,
更嚴重的是,她們對廣播的未來充滿疑惑與迷惘,
廣播對許多人而言,已不再是具有吸引力,充滿前景與希望的行業了。
面對這些挑戰,系上該如何恢復這群年輕人的信心呢?
系上又該如何給這群年輕人希望?讓他們願意安心在這裡學習,
讓他們相信廣播的未來仍然可以看見光明的願景。
要讓廣播組學生恢復昔日光采,我認為系上優先可以做幾件事:
(1).強化世新電台的實習功能,提高學生參與電台的比重,
最終將電台的規劃與節目製作工作逐步交給學生來負責。
(2).除了廣播電台的訓練之外,還要拓展廣播組學生在其他聲音專業訓練,
例如收音、聲音剪輯、影視配音、影視配樂,甚至數位音樂創作的能力。
(3).加強並凸顯廣播組學生在主持能力上的專業(含活動主持與節目主持)。
(4).讓廣播組學生體會聲音藝術之美與了解聲音在媒體效果的重要性。
(5).增加廣播組學生在影像處理的課程訓練,讓他們將來也有能力從事影像創作的工作。
謝旭洲 20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