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的季節又快到了,再過一個月,就是應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
不知系上大四的同學們做好就業的各項準備了嗎?
學校為了協助同學們盡早做好就業前準備,
特別請學務處在這幾天為學生規畫了一連串的培訓課程。
為此,還邀請各系早期畢業的學長姐返校跟學弟妹們進行經驗分享,
其中廣電系邀請到的是第四屆電影組畢業的林書宇學長。
林學長是近幾年台灣電影界表現極為傑出的新生代導演,
曾拍過「海巡尖兵」、「九降風」、「星空」等部優異的作品,
從世新畢業,退伍後,再到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攻讀電影碩士,
他為人不僅謙遜親和,不擺架子,對於母校活動的參與不遺餘力。
面對學弟妹們的提問,他更是毫無保留的分享經驗及看法。
只可惜,在這次的培訓課程中,未見到任何電影組同學報名參加,
倒是廣播組及電視組的大二、大三同學報名相當踴躍,
參加者包括廣播組的若蘭、佩欣,電視組的珮琳、映妤、羽婷、文傑,
還有一位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的校際生陳曦。
從林學長跟幾位學弟妹們的對談當中,
我仔細地歸納出幾點畢業生未來在進入職場時該注意的事項,
並將它提供給應屆畢業生,以及所有學弟妹們參考。
這些事項對一個人在工作表現的影響,有時比專業能力還重要。
首先,人際關係的好壞會嚴重攸關到你將來事業的發展。
你這個人好不好相處,比你專業能力強不強還重要,
因為媒體工作絕對需要集體分工合作,不能光仰賴單打獨鬥,
你如果不善於與人相處,老是與人為敵,導致無人想要跟你共事,
那你無形中就會少掉很多發展的機會。
其次,敬業的態度很重要。
傳播圈很小,許多工作機會的介紹都是靠口碑傳播,
一個人如果眼高手低,常嫌職務太低微,薪水太低,事情太繁雜,
只知摸魚打混,這個圈子的人很快就會知道,而且口耳相傳。
所以哪怕只是倒倒茶水、買買便當、做些雜事,都要敬業認真負責。
第三,要讓自己有更寬廣的視野。
國內的教育環境太過單一,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思維模式太過相近,
甚至連創作的方式也會非常雷同。
因此,趁著年輕時要把學習觸角往外延伸,看看自己以外的世界,
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出國去留學,接受跟國內不一樣的訓練。
第四,要虛心學習,多充實內涵。
技術的學習不用急,因為任何技術到業界之後很快就能學會,
倒是創作的靈感與內涵需要長期培養才能見到成效。
廣電系學生不該因自己學有技術就志得意滿,因為技術很容易就被超越。
許多非傳播科系的畢業生在傳播圈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因為他們不僅有很好的學習態度,也有扎實的內涵。
第五,外語能力在某些層次的工作很重要。
影視圈基層的工作雖然不見得會需要很好的英文能力,
但如果想要更上層樓,往國際市場發展,
或需要跟國外影視團隊合作時(例如這次李安帶國際團隊到台中拍片),
就需要外語能力較強的本地人才參與協助,
而這樣的人才在國內的電影或電視圈並沒有很多。
第六,要適性發展,針對自己特質,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台灣的電影界已不缺導演,不要所有人一窩蜂只想走導演的路,
有些同學可以試著往編劇、攝影、燈光或音效等領域發展,
甚至學習發行或行銷,認真去做自己覺得開心的事。
總之,透過學校所學,或是自己鑽研,努力充實自己。
謝旭洲 20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