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系上學生的英文程度是我希望達成的八大願景之一。
昨天(4月5日)中國時報A2版的新聞剛好談到這個主題。
目前國內164所大學當中,超過一百所大學設有英語畢業門檻,
有些大學(如台大、政大、中正或中山)訂定的門檻較高,
要求畢業生必須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等同大學畢業程度),
或托福達500-550分,電腦托福180-210分,雅思5.5-6級。
而大多數私立大學訂定的門檻則較低,
只要求學生通過全民英檢中級(等同高中畢業程度)便可畢業,
部分學校甚至只要求達到全民英檢初級(等同國中畢業程度)即可。
不管這些學校設立的英語畢業門檻是高還是低,
普遍都遭遇到學生通過率不高的問題(絕大多數學校都低於五成),
過去就發生過有學校因太多畢業生未通過門檻而無法畢業,
最後憤而向學校抗爭或陳情的事件,鬧得學校最後只好開後門,
同意讓學生加修若干英文學分做為補救。
原本立意良善的英語畢業門檻,因為不容易嚴格貫徹執行,
最後變得形式大於實質意義。
因此儘管有學者認為設定門檻對提升學生英文程度有一定成效,
但也有學者建議大學應廢除這種不切實際的畢業門檻。
世新雖然未設定英語畢業門檻,
但我仍認為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檢定,藉此提升學生英文程度。
因此今天一早到學校後,便到系辦去調閱資料,
希望了解系上學生過去幾年通過各項英文檢定的人數比例,
不料系上竟然從未將過去歷年來的調查結果建檔存查,
真是出乎我意料。可見系上長期對學生的英文能力養成並不關心。
最後只好打電話向語言中心鄭秘書求助,
但她告知需要一些時間調閱資料。
接著我上網查詢系上學生歷年選修媒體英文的情形,
發現過去系上對媒體英文課程的重視程度忽高忽低,例如
93學年這門課開在大一(共三班),屬於選修課。
94學年可能因為推動學程因素,這門課停開。
95學年改為必修,開在大二上(共四班)。
96學年又改回選修,只開一班。
97學年維持選修,共開兩班。
98學年維持選修,共開兩班。
99學年維持選修,共開兩班。
而這種不穩定性也會造成系上歷屆學生的英文程度參差不齊。
如果分析一下選修學生的人數與組別分布(見表一),
可見除95學年度因必修而全部學生都選修這門課外,
其餘年度都只有半數不到的學生會選這門課。
所以想提升系上學生英文程度,除了鼓勵更多學生參加英檢外,
建議更多人來選修媒體英文課或許是另一個辦法,
縱使這門課仍維持選修,如果能讓它上下學期都開設的話,
那學生在上過大一英文之後,還能有更多機會接觸英文。
談到這裡,我們至少已經找到三個未來可以著力的地方:
(1).帶動更多學生選修媒體英文課。
(2).讓媒體英文課上下學期都能正常開課。
(3).鼓勵更多學生參加各項英文檢定。
表一、歷年廣電系學生選修媒體英文課程人數
學年度 |
選別 |
年級 |
選修人數 |
廣播組 |
電視組 |
電影組 |
93 |
選 |
大一 |
125 |
缺 |
缺 |
缺 |
94 |
停開 |
|
|
|
|
|
95 |
必 |
大二 |
245 |
68 |
121 |
56 |
96 |
選 |
大二 |
39 |
9 |
26 |
4 |
97 |
選 |
大二 |
99 |
25 |
56 |
18 |
98 |
選 |
大二 |
92 |
27 |
50 |
15 |
99 |
選 |
大二 |
102 |
17 |
62 |
23 |
謝旭洲 2011/4/6
---------------------------------------------------------------------------------------
從99學年度開始,世新已開始要求入學新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英檢中級,
否則必須加修若干英文學分才得以畢業,
甚至還要通過中文檢定
謝旭洲 20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