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週四)下午發現有電視媒體跑來學校採訪,
原來是圖書館前幾天發生了一件老師跟學生搶書的事件,
整起事件後來被學生po上了臉書,也引來多位學生的聲援與撻伐,
最後更引來校外媒體的關注,當然就成為今天晚間新聞報導的題材。
老師跟學生爭相搶書,原本是一件美事,表示世新是一個愛看書的學校。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整起事件涉及到一位老師、一位圖書館員、
以及一位在圖書館打工的學生間的互動與紛擾。
這位老師向圖書館借了書,而且已經連續借過兩次,
按照圖書館的規定,借期一滿必須將書本還回圖書館。
可是該老師還想續借,於是希望能當場在櫃台就把所還的書再借走,
偏偏這位在圖書館打工的學生堅持依法行事,
為維護其他用書人的權益,一定要等書籍上架後才允許該老師借用。
這時該老師滿臉不悅,認為該學生故意刁難,但也只能悻悻然離去。
原本事情到此就可宣告落幕。
不料,該老師隔日到圖書館借他原本想借的書時,
發現這批書已被其他用書人借走。情急之下詢問圖書館員,
才知是昨天那位在圖書館打工的學生把全部的書都借走了。
這事讓該老師更加不滿,圖書館員也趕緊打電話向學生催討借書,
但學生卻認為自己也有借書的權利,雙方再度陷入僵局。
事件過了,回顧整個過程,我們有沒有因此學到什麼教訓?
整起事件沒有一方是贏家,
當老師的失了風度,當館員的失了立場,而學生則失了道理。
而整起事件的導火線就在每個人都想貪圖方便,不遵守借書規則。
假如當老師的一開始就依照規定借還書,不耍特權,不發脾氣,
就不會引發該工讀生的不滿。
假如該工讀生也遵守規定,尊重老師還書後隔日有再借書的權利,
就不會意氣用事,借一些自己不會想看的書回家。
結果是導致兩敗俱傷,損人不利己。
事後學生把過程po上網路,引來學生聲援並對該老師進行撻伐,
甚至有人揚言要向爆料媒體投訴,希望把事情鬧大,
這些都不是正確解決問題的方式,反而只會把焦點給模糊掉了。
記得,我們訴求的重點是:希望每位師生未來都遵守借書規定,
保障每位用書人公平的用書權利。
謝旭洲 20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