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世新大學各研究所入學考試的結果在4月19日(四)放榜了,
看了一下廣電所創作組的錄取榜單,今年系上畢業生當中沒人上榜,
倒是首度招生的廣電所理論組部分,電視組的翊豐進了正取,
而廣播組的庭瑋以及前兩年電視組畢業的資尹則在備取名單當中。
如果大家讀過我不久前所寫的文章「廣電系的升學表現,還可以更好」,
http://rtfshu.pixnet.net/blog/post/88887731,一定會同意我的觀察,
廣電系的學生是世新校園裡素質最優秀,也最有活力的一群,
可是過去這麼多年以來,升學率一直是低於它應有的水準,
以每年超過250位畢業生來估算,如果每年考上研究所的只有4到5個,
換算成升學率還不到2%,這個數字對一般科系來說,已嫌不夠理想,
對廣電系這個全校第一志願(最高分)的科系來說,更是令人不勝唏噓。
我並不是在鼓吹全部的學生都該走升學的路,
也不在強調唯有讀書才有前途的論調,我只想告訴我的學生們,
任何環境都應該多元並存,讓裡面各種的成員能適性發展,
一個大學科系如果全部的學生都不想升學,那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但假如學生想升學,卻得不到系上應有的支持與鼓勵,那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職。
我相信廣電系裡面有不少學生的特質是適合升學的,
他們應該跟其它喜歡拍片實作的同學一樣,獲得系上足夠的關心及輔導,
讓他們在創作以外的表現也能夠受到肯定。
所以從現在起,我會設法把系上這類特質的學生找出來,
並盡全力協助他們往升學的道路邁進。
我之所以要大力引導更多廣電系的同學往升學之路邁進,
目的並非在鼓勵學生們一味地崇拜或迷信高學歷,
而是希望他們藉由升學考試的準備與研究所的學術訓練,
能夠加強自己獨立思考分析、判斷決策、溝通表達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而儲備能量,為自己將來在職場上要擔任主管階層工作預做準備。
其次,鼓勵系上學生就讀研究所也是在為未來的大學教育儲備師資人才,
廣電系開設的課程數量非常多,需要仰賴龐大的師資人力,
如果系上有更多學生畢業後願意攻讀碩士學位,取得在大學任教的資格,
那將來這些優秀的學生就有能力返校來支援一些課程,
除了把自己所學跟學弟妹們分享之外,
也可以適度減輕系上師資人力吃緊的壓力。
在過去這幾年,我不時會遇到系上學生前來向我求證,
他們因看到往年系上學生錄取世新廣電所的人數比例很低很低,
特別是最近幾屆幾乎都沒人錄取,
因此想知道是否所上有不錄取本系畢業生的不成文規定,
對此,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絕對沒有。
只要系上學生夠優秀,我們絕對歡迎,沒有拒絕的理由。
我們甚至還希望學校能提供誘因來把系上最優秀的學生留下來。
可是為何系上學生考上研究所的人數會這麼少呢?
根據我的觀察,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系上學生升學動機不足。
為什麼系上學生普遍不想再繼續升學呢?
因為他們多數人都想一畢業就馬上進入職場工作,
而且他們覺得未來如果想從事實務工作,讀書升學根本不重要,
有些業界的前輩甚至會灌輸他們一些反智主義的想法,
讓學生相信經驗比較重要,讀書根本沒用。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是因為面臨經濟壓力,無法負擔龐大學費,
因此對升學一事興趣缺缺。
假如未來系上無法有效鼓勵並告知學生,讓他們了解升學的好處,
提升他們的升學動機,那系上升學率仍然會如往年一樣低迷。
其次,是系上學生應考能力不足。
縱使系上有極優秀的學生報考研究所,常常也是鍛羽而歸,
因為在筆試科目上明顯考不過別人。
廣電系的學生四年下來都只強調影像及聲音語言的訓練,
文字論述的能力很弱,期末要求寫幾頁的報告,簡直就像要他們的命,
畢製及作業壓力大,逼得學生常無暇準備應考,
平常上課時多數學生又只對實作的課感興趣,不喜歡理論課,
英文能力從大一之後更是每況愈下,
所以在最近幾次考試當中,我都發現系上幾位優秀的學生,
明明條件很優,也很適合讀研究所,口試成績很高,
但偏偏就在筆試科目上敗下陣來,
不是英文未達錄取標準,就是傳播理論沒考好,
假如系上學生未能察覺出自己在這幾個地方的劣勢,
努力補強,那未來仍然難以在考場上有傲人的表現。
再者,學生報考及準備策略失當。
不只系上學生,很多考生在準備考試過程中過度仰賴補習班,
以為花錢去補習就會有很好的成效,
等到考試時,卻又對自己沒信心沒把握,
於是報名時一次報考很多所學校的研究所(報考七、八所者,時有所聞),
也不管這些研究所的定位跟自己興趣是否相符,只要可以考的都去考,
其實這樣的應考策略是不對的,因為縱然讓學生考上了某些研究所,
這些研究所的環境(師資及課程)未必最適合這位學生,
將來進去就讀以後學生未必會讀得開心,
對學生研究興趣及潛力的培養也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想考研究所,不一定要花錢進補習班,
報考前自己一定要用心做些功課,慎選適合自己興趣的研究所,
並不是所有國立學校的研究所就比較好,或就一定適合自己,
一定要上網去了解各個研究所的師資、課程、定位及畢業生的表現,
選定了學校之後,就要積極蒐集考試相關的資料,
了解各校的考試時間、考試科目與考題型式(可參考歷屆考古題),
打聽及借閱各科的考試用書,排定時間準備應考。
有些必考的科目(如英文、傳播理論、當代傳播問題),系上都有開設,
其他部分選考的科目(如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
同學們也可以到社心系或傳管系去選修,
總之同學們要懂得如何善用學校免費資源,
在平常上課時就可以準備研究所考試了,無須多花冤枉錢。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國內研究所考試科目,提供給想考研究所的同學參考。
記得,第一步要先把英文學好(因為它是上榜與否的關鍵),
其次,再把傳播理論學好。(所以老師的傳播理論課一定不能翹課喔)
只要你把這兩科準備好,至少你就有能力考上世新廣電所理論組了,
接下來,如果你還有能力準備其他科目,
那你所能選擇報考的研究所機會自然會更多的。
最後,如果你不知道該報考哪些研究所,
最好先找個系上老師聊一聊。
謝旭洲 2012 /4/21
表一、國內傳播相關研究所應考科目
研究所 類別 |
校所名稱 |
入學管道 |
名額 |
應考科目 |
廣 電 研 究 所 |
世新廣電所創作組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40%) 2. 口試(60%) |
考試 |
7 |
1. 創意寫作(15%) 2. 藝術概論(15%) 3. 作品審查(30%) 4. 口試(40%) |
||
世新廣電所理論組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40%) 2. 口試(60%) |
|
考試 |
7 |
1. 英文(30%) 2. 傳播理論(30%) 3. 口試(40%) |
||
政大廣電所 |
甄試 |
7 |
1. 書面審查(50%) 2. 口試(50%) |
|
考試 |
8 |
1. 國文 2. 英文 3. 當代電子媒介概論 4. 媒介敘事與解析 5. 口試(40%) |
||
台藝大廣電所 |
甄試 |
3 |
1. 書面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7 |
1. 傳播理論 2. 當代傳播問題 3. 英文 4. 書面審查 5. 口試(20%) |
||
傳 播 或 大 眾 傳 播 所 |
交大傳播所 新媒體與傳播管理組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 2. 英文 3. 口試 |
考試 |
10 |
1. 傳播理論 2. 傳播科技與媒體 3. 傳播英文 4. 選考科目(選一): 社會學、資訊概論 心理學、管理學 5. 口試 |
||
交大傳播所 傳播與科技組 |
甄試 |
2 |
1. 書面資料審查 2. 英文 3. 口試 |
|
考試 |
8 |
1. 傳播理論 2. 傳播科技與媒體 3. 傳播英文 4. 選考科目(選一) 社會學、資訊概論 心理學、管理學 5. 口試 |
||
佛光傳播所 |
甄試 |
13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27 |
1. 傳播理論(50%) 2. 社會問題與時事(50%) |
||
慈濟傳播所 |
甄試 |
2 |
1. 書面資料審查 2. 口試 |
|
考試 |
8 |
1. 英文(30%) 2. 國文(20%) 3. 傳播理論(20%) 4. 口試(30%) |
||
南華傳播所 |
甄試 |
2 |
1. 資料審查(70%) 2. 口試(30%) |
|
考試 |
9 |
1. 資料審查(70%) 2. 口試(30%) |
||
師大大眾傳播所 |
甄試 |
4 |
1. 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14 |
1. 英文(12.5%) 2. 國文(12.5%) 3. 大眾傳播理論(25%) 4. 社會現象分析(25%) 4. 社會科學研究法(25%) |
||
輔仁大眾傳播所 |
甄試 |
8 |
1. 大眾傳播基本知識 2. 口試 |
|
考試 |
21 |
1. 大眾傳播理論(25%) 2. 當代傳播問題(30%) 3. 專業英文(20%) 4. 口試(25%) |
||
淡江大眾傳播所 |
甄試 |
|
|
|
考試 |
19 |
1. 英文 2. 傳播理論與問題分析 3. 選考科目(四選一): 政治學、經濟學、 社會學、心理學 |
||
玄奘大眾傳播所 |
甄試 |
4 |
1. 資料審查(50%) 2. 口試(50%) |
|
考試 |
11 |
1. 傳播理論 2. 當代傳播問題 3. 資料審查 4. 口試 |
||
新 聞 研 究 所 |
世新新聞所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考試 |
10 |
1. 國文(20%) 2. 英文(20%) 3. 傳播理論(25%) 4. 口試(35%) |
||
台大新聞所 |
甄試 |
9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13 |
1. 中文能力 2. 新聞學 3. 專業英文 4. (選考科目六擇一): 資訊科學與新聞 自然科學與新聞 法學與新聞 社會學與新聞 經濟學與新聞 政治學與新聞 5. 口試 (30%) |
||
政大新聞所 |
甄試 |
8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14 |
1. 國文 2. 英文 3. 大眾傳播概論(含新聞學) 4. 社會問題分析 5. 口試(30%) 6. 書面審查 (10%) |
||
|
文化新聞所 |
甄試 |
8 |
1. 書面資料審查(30%) 2. 口試(30%) 3. 學業成績(40%) |
考試 |
20 |
1. 當代新聞傳播問題研究(40%) 2. 傳播理論(40%) 3. 口試(20%) |
||
國防大學新聞所 |
甄試 |
|
|
|
考試 |
20 |
1. 英文 2. 新聞學 3. 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 4. 書面審查(30%) |
||
公 關 暨 廣 告 所 |
世新公共關係暨廣告所 |
甄試 |
5 |
1. 書面資料審查(50%) 2. 口試(50%) |
考試 |
10 |
1. 英文(10%) 2. 選考科目擇一:(50%) 傳播理論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 3. 口試(40%) |
||
政大廣告所 |
甄試 |
|
|
|
考試 |
12 |
1. 國文(10%) 2. 英文(20%) 3. 公共關係原理(25%) 4. 廣告原理(25%) 3. 口試(20%) |
||
傳 管 所 |
世新傳播管理所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50%) 2. 口試(50%) |
考試 |
7 |
1.選考科目擇一:(50%) 傳播理論、管理學 2. 口試(50%) |
||
中山傳播管理所 |
甄試: 傳播組 管理組 |
8 4 |
1. 初審 (35%) 2. 論文寫作 (30%) 3. 口試(35%) |
|
考試 |
5 |
1. 大眾傳播理論 2. 當代傳播問題 3. 中文及英文 |
||
銘傳傳播管理所 |
甄試 |
|
|
|
考試 |
25 |
1. 英文(20%) 2. 當代傳播問題(30%) 3. 書面審查(20%) 4. 口試 (30%) |
||
其 它 傳 播 相 關 研 究 所
|
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研究所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40%) 2. 口試(60%) |
考試 |
7 |
1. 社會學 2. 傳播學 3. 研究方法(含統計學) 4. 英文 |
||
中正電訊傳播所 |
甄試 |
10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10 |
1. 當代傳播問題(50%) 2. 電訊傳播英文(50%) |
||
世新口語傳播所 |
甄試 |
2 |
1. 書面資料審查(50%) 2. 口試(50%) |
|
考試 |
8 |
1. 英文(20%) 2. 國文(20%) 3. 傳播理論(30%) 4. 口試(30%) |
||
世新圖文傳播所 |
甄試 |
4 |
1. 書面資料審查(60%) 2. 口試(40%) |
|
考試 |
6 |
1. 英文(20%) 2. 選考科目擇一(40%): 出版理論與實務、 管理概論、 計算機概論 3. 口試(40%) |
||
師大圖文傳播所印刷出版科技組 |
甄試 |
4 |
1. 英文(10%) 2. 印刷科技概論(20%) 3. 資料審查(40%) 4. 口試(30%) |
|
考試 |
10 |
1. 印刷科技概論 (80%) 2. 英文 (20%) |
||
師大圖文傳播所影像傳播科技組 |
甄試 |
4 |
1. 英文(10%) 2. 傳播科技概論(20%) 3. 資料審查(40%) 4. 口試(30%) |
|
考試 |
10 |
1. 傳播科技概論 (80%) 2. 英文 (20%) |
||
台藝大圖文傳播所 |
甄試 |
5 |
1. 書面資料審查(40%) 2. 口試(60%) |
|
考試 |
7 |
1. 英文 2. 圖文傳播媒體 3. 面試 (30%) |
||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35%) 2. 口試(65%) |
|
考試 |
10 |
1. 教育現象分析 2. 選考科目擇一: 教學設計、傳播概論、 電腦多媒體概論 3. 面試 (30%) |
||
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研究所 |
甄試 |
|
|
|
考試 |
20 |
1. 英文 2. 選考科目擇一: 運動休閒管理學、 休閒遊憩概論、 傳播理論 3. 面試 |
||
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
甄試 |
3 |
1. 書面資料審查(50%) 2. 口試(50%) |
|
考試 |
7 |
1.選考科目擇一: 語言學概論、傳播概論 2.口試 |
||
台大戲劇研究所 |
乙組 |
3 |
筆試(60%): 1. 英文 2. 中國戲劇及劇場概論 3. 歐美戲劇及劇場概論 4. 中西戲劇家專題 口試(40%) |
|
甲組 |
9 |
1. 英文 2. 中國戲劇及劇場概論 3. 歐美戲劇及劇場概論 4. 中西戲劇家專題 |
||
台藝大電影所 |
甄試 |
3 |
1. 資料審查(50%) 2. 面試(50%) |
|
考試 |
7 |
初試(60%): 1. 國文(15%) 2. 英文(25%) 3. 電影美學與電影創作(30%) 4. 作品審查(30%) 面試(40%) |
||
北藝大電影所 電影編導組 電影編劇組 電影製片組
|
甄試 |
15 |
1. 作品審查(50%) 2. 面試(50%) |
|
考試 |
|
|